从7月5日开始,全国80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社区店共同推出1000多种特惠商品。公司还专门设计了以沃尔玛标志性笑脸为特色的"特惠商品"店内标识。几乎就在同一天,沃尔玛中国公司确认,首席营运官于剑羿与公司事务部副总裁李成杰已离开沃尔玛,不再担任沃尔玛任何职位,而相关负责事务由陈耀昌接手。
沃尔玛进入中国11年来,总是标榜"天天平价",也从来没有参与到中国超市的价格战中去,但这一次,沃尔玛却义无反顾地推出大规模价格优惠政策。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变化与沃尔玛局部盈利、整体亏损的僵局始终难以打破的状况密切相关。
两大痼疾困扰沃尔玛。
物流系统失灵
《零售巨头沃尔玛》一书认为: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是沃尔玛在全球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沃尔玛最大特色的"天天平价",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其高科技配合下的物流体系来支撑的。可到了中国以后,沃尔玛的这一核心优势似乎变成了劣势。
按照沃尔玛在美国本土的运作模式,它通常围绕一个区域性配送中心密集建店,强大的配送中心可以支持120家门店,服务500公里半径内的店面。沃尔玛在众多小镇的密集布点能够有效地发挥物流中心的规模经济性。物流环节的规模经济与高效的系统共同作用降低了沃尔玛的物流成本。换句话说,沃尔玛的物流系统追求规模效应,如果规模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配送中心不但无法降低成本,反而会增加物流费用。
而在中国,沃尔玛远没有建立起像美国那样高效、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沃尔玛在中国的分店布局极为分散,除深圳几家店统一采购之外,其他店铺大部分商品几乎完全是单店采购。这样致使物流配送中心处理能力不能充分利用,物流的规模效应发挥也受到了制约。这样不仅配送成本上升,补货时间也得不到保证,门店对当地市场的反应非常慢,供应的商品有时并非当地最急缺,所以有时出现缺货现象。
此外,沃尔玛卫星通信系统在中国完全失效,也是影响其物流效率的因素之一。沃尔玛曾经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过一颗商业卫星,在此基础上,又投入6亿多美元巨资建立了目前的计算机及卫星交互式通讯系统。凭借这套系统,公司内部、分销中心和零售店之间可以快捷地进行对话,在短短数小时内便可完成"填妥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