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工作,用全局观去管理,勇于挑战自我的沈蓉蓉将她的物流经演绎得五彩缤纷。
文/李颖
9月16日,沈蓉蓉一如往常地不顾奔波辛劳,从苏州回到上海与家人共度周末,这也是每每让她感到最为惬意的时候。这位外表温婉的江南女子就是全球最大的硬盘、磁盘和读写磁头生产商——希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简称希捷,Seagate)的物料总监。一个晴朗的初秋午后,记者有幸见到了沈蓉蓉。她那清晰的逻辑和稳静的心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回顾自己既往的职业生涯时,沈蓉蓉觉得自己有足够的理由感到“欣慰”:在过去的12年间,尽管先后转战于无锡、上海和苏州三地,但这三份工作与物流互为关联却又反差不大的角色都被她演绎得相当到位。
与物流结缘
其实沈蓉蓉并非物流科班出身,这也正是她目前重新进入学堂重拾课本的原因。1989年,年仅17岁的沈蓉蓉考取了东南大学自控系的检测技术及仪器工程专业。进入大学后,沈蓉蓉才发现对所学的专业兴趣索然。但却在不经意间,她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发现“物流”的字样,从此,她便与这物流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此同时,一向对工程专业不来电的沈蓉蓉,却在大学期间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要学好毫无兴趣可言的本专业各学科,又要满足自己的业余兴趣,大学四年对于沈蓉蓉来说辛苦但又充实。“那时候很‘惨’的,电子的课程要学,机械的课程也要学,但我觉得要做就要做好”。正是凭着这股倔劲,沈蓉蓉摸索出如何有效管理时间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没有被繁忙的功课所累的她,最终以优秀毕业论文的成绩结束充实的大学生涯。或许是机缘巧合,就在她大学毕业之时,恰逢计算机行业在中国蓬勃发展。
大学的业余兴趣为沈蓉蓉的求职应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当时正好无锡一家外资服装贸易公司需要聘人管理数据库,并需要兼职做信用证押汇的工作。这份工作需要用电脑来操作,懂计算机的沈蓉蓉很快就被聘用了。“去这家公司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要转行做计算机,不再做工程。在上班前,临时抱佛脚看了国际贸易方面的书,觉得比电机、模糊控制、传感器、公差有意思得多,我就义无反顾的去了”,沈蓉蓉笑着说。一晃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份工作让沈蓉蓉扩大了眼界,也培养起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同时,由于工作中涉及信用证跟单、到银行担保贷款、报关等方面的工作,更让她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贸易运作经验。但喜欢挑战自我的沈蓉蓉并不满足于眼前这份繁琐且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的工作。而此时希捷的出现正好遂了沈蓉蓉这个心愿。1995年,希捷成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区里的第一家外商投资公司。在工厂筹建阶段,希捷就开始招聘很多本地人才,并承诺为先遣部队提供赴新加坡培训的机会。“当时我所在的公司属于贸易公司,我想看看真正的外资制造企业是什么样的。得益于我的工程学历、IT背景以及贸易经验,希捷的工程、质量、IT和物流等几个部门都对我敞开了大门。经过一番考虑,一向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我认为物流这个部门比较冷门,相对国内的供销科有很大不同,便最终选择加入物料部门”,沈蓉蓉说。然而,希捷在无锡才刚刚从零开始,一切系统需要从新加坡移植过来。“我比较幸运,负责建立整个公司的物料流程,在新加坡培训时对每个部门都有所了解,并涉及了生产、工程、销售等等。而并不局限于物流部门的采购、计划之类的学习。这是机缘巧合吧”!沈蓉蓉笑着说,“虽然希捷的系统是从新加坡移植过来的,不属于创新的系统。但是建立新工厂,还是需要人为去推动才能让系统运作顺利。”系统平安上马后,一系列问题开始考验沈蓉蓉了。
风波四起
当希捷的系统建成并开始高效运作时,希捷的进出口额增长迅速。而在当时,无锡海关还未规模化地使用电脑进行进出口报关以及核销,因此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差距令希捷与海关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导致进出口运作成为希捷物流运作中的一个瓶颈。为了消除海关的疑虑,沈蓉蓉开始给海关“上课”。她详细地向海关介绍希捷整个工厂的运作流程,物料系统是如何运作的等等,并在无锡海关设置了与希捷联网的电脑,可以直接去查看希捷的系统。“我们要说服海关我们的系统是可信的,通过希捷系统就可以了解到物料状况。但是,海关还是需要时间,毕竟对于新生事物接受起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沈蓉蓉感慨地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海关终于接受了这种全新的运作方式。完满解决了与海关之争,沈蓉蓉肩上的担子也并没有轻松。保证物流系统中数据准确性的工作又落在了沈蓉蓉这一组的身上。因为物流系统的准确度是整个系统能否顺利运作的基础。除了日常的系统维护,每个季度还要通过组织实物盘点来核对系统的数据。其中的一次盘点让沈蓉蓉印象非常深刻,盘点下来发现少了很多硬盘,重新点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出现这样的问题让沈蓉蓉的心情非常焦虑。经过集思广益,大家想到公司新进了许多测试设备,就把设备拆开来看,结果发现大部分设备中硬盘的序列号根本没有登记。这才知道原因来自工程师没有开领料单,就在生产线上直接拿硬盘使用。
事后,沈蓉蓉针对此事做了很多培训工作来跟大家沟通,贯彻正确的物料流程。“问题出现后,就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后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现在谈起这件事,沈蓉蓉还颇为感慨。经过这件事以后,盘点出问题的情况就少多了。
给库存减负
时光荏苒,沈蓉蓉在希捷的工作已满6年,物料部所有的工作都做过,而公司当时也没有扩大规模的计划,能让她感到新鲜的信息甚少。而此时,沈蓉蓉从朋友那获悉,飞利浦移动显示上海有限公司要招一名物料经理。这再次触动了沈蓉蓉跳槽的神经。沈蓉蓉向记者解释了她选择飞利浦移动显示的原因:“上海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城市,飞利浦又是一家非常知名的欧洲公司,与希捷的美国企业文化不同,生产的产品也不同。这对于开阔我的眼界是个非常好的机会,于是我就决定过去做物料经理。”2001年8月,沈蓉蓉顺利进入飞利浦移动显示。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进去后感觉非常不适应。“原来希捷的流程很细化,每个人职责划分很清楚,管理系统比较严谨。一旦出现问题知道找谁解决,多长时间有回应。相比之下,飞利浦移动显示没有明确的流程,感觉很松散”,沈蓉蓉的不适应主要来自于两家公司对工作流程的管理。事情总有两面性。随着2001年手机行业的蓬勃发展,飞利浦移动显示扩张非常快,但是整个管理体系没有跟上这个发展速度。沈蓉蓉发现,现有的模糊流程正好给了她一个空间去优化管理流程。就这样,变革开始了。原来飞利浦移动显示物料部的架构是由一个人负责一款产品,从头包到尾。这造成每个负责产品的人都要和很多部门联系,效率不高,而本身人手又不足,整个物流运作不流畅。为此,沈蓉蓉针对生产控制部门做了架构调整,即生产线由一个人来协调,并了解生产线上生产情况的变化,还有一个人负责与客服部协调,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这样,既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又给生产线一个宽松的环境。然而,公司原来属于定制式生产,客户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客户的需求总是变来变去,这就造成客户要的东西没有,不要的东西剩余很多。为解决这一问题,沈蓉蓉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工厂里设库存的时候,新业务必须有一个星期的库存,通常量产运作正常的产品设立3~4天,产品寿命即将结束的只设立1天的库存。市场情况的判断要及时与客服沟通,反馈的消息及时告诉负责与生产线和客服协调的两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该系统将客户需求、生产线、仓库和供应商的整个链条拉动起来.通过这样的改革,整个物料控制就变成一个运行良好并有自我监控能力的系统。“每时每刻都要有全局的观念,不能只盯着某个环节减库存。这套系统很快就出了成效,库存缩水了50,周转率也提高了一倍”,沈蓉蓉欣喜地说。在供应链做了多年的她,一直希望能够在物流方面有所成就。2005年,沈蓉蓉开始攻读上海交通大学物流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前她正致力于灰色理论-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在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同时,沈蓉蓉也希望有机会做一些采购方面的工作,以此积累她在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工作经验,即计划、物流、仓储和采购。沈蓉蓉总是幸运的,由于她的工作业绩突出,对采购一直有憧憬的她开始负责飞利浦移动显示全球产品采购的工作。
2006年初夏,希捷完成了对全球硬盘驱动器的另一巨头——迈拓(Maxtor)的收购,迈拓公司在苏州的制造基地从此也正式易名为希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希捷公司力邀沈蓉蓉担任该公司的物料总监。沈蓉蓉深知,如何在短期内将收购后的公司管理架构建立起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并购后是否能早日成功的关键。对此,她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来迎接这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