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关协作提高物流效率
当前,全球80%以上的国际货物贸易通过海上运输来实现,通关效率直接关系到港口物流效率。近几年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开展的“大通关”协作,其基础就是电子口岸。所谓“大通关”协作就是“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使货物在进出口通关过程中,流动更合理、更规范、更畅通且成本更低。宁波市市长毛光烈介绍说,宁波的电子口岸变“两次申报、两次放行”为“一次申报、一次放行”,货物从属地海关接单到宁波口岸海关放行过去至少需要1天,现在只需短短1小时。
专家认为,应抓紧制订区域电子口岸互联互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配套政策和措施,开放区域内各地电子口岸平台通信和数据接口,逐步采用统一的数据传输标准和技术规范,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长三角已基本实现了以电子口岸为基础的大通关协作,下一步要拓展到长江流域和内陆城市,这对于国际大港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十分重要。
第四方物流解决低效难题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中小物流企业,单个企业往往只经营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当中的某一个环节。如何使这些从事物流某一个环节的众多中小企业相互协作、有机整合,构成完整的物流业体系,这是中国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突破的难题。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第四方物流”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港口城市必须加快发展的物流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物流产业链中,一般认为买卖货物双方为第一、第二方,物流公司被称为第三方,而向前三方提供供应链管理、物流咨询等系统解决方案的则是“第四方物流”。
“货物发到哪里了,是否已通关,有哪些仓库可以储存产品等,这些信息都可用手机掌握。”宁波达迅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江告诉记者,经测算,此平台为企业降低成本20%,而管理效率提高20%以上。宁波国际物流公司常务副总董善华介绍,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它还要保证网上企业注册、报税优惠等政务渠道的畅通。同时,还要使产业链上的企业都能够享受到完全电子服务的全过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宁波于去年3月建成了第四方物流市场,成为国内第一个建立第四方物流平台信息标准体系的实体。自去年投入运营以来,宁波第四方物流市场已吸引6400多家国内外的物流企业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