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武先生现任宝供物流企业集团董事长,由其创立的宝供集团2001年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35家物流发展联系企业之一;2002年12月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2002年底被广东省政府评选为“流通龙头企业”;2003年11月,在“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及“互联网周刊”举办的2003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评选活动中,荣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2004年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评为“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民营物流企业30强”;2004年12月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2004年最具竞争力物流企业”;2005年1月,“宝供物流信息化”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4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1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了“广州市百强民营企业”的称号。鉴于刘武先生对行业的特殊贡献,2001年,中央电视台、《国际商报》等五家物流主流媒体授予其“中国十大物流风云人物”称号;2004年1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其“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营物流企业领袖”。
刘武先生于1994年创立了广东宝供储运有限公司,凭着敏锐的市场触觉,公司业务发展快速。1999年,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刘武先生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物流企业集团——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在经营手法上,刘武先生率先在中国运用现代物流的理念为客户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物流运作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并率先在中国将国际工业化标准---GMP的质量保证理念运用在物流服务上,确保了运作质量稳定可靠。目前,宝供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全国各中心城市设立56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业务运作网络覆盖全国并向海外延伸,已为全球500强企业中50多家及国内一批大型制造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为适应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以及生产模式、营销模式的变化,宝供集团拟在全国15个城市投资建设大型现代化高效的物流基地,形成一个以现代化物流基地为枢纽的运作网络。目前宝供的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了广州、苏州、合肥基地的一期工程,此外,上海、广东顺德、北京、天津等基地建设即将启动,物流基地服务模式更充实了物流服务内容、提高了服务质量,更系统更有效地支持了客户发展的需求。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华盛顿邮报》、《中国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对由刘武先生所创立的“宝供发展模式”进行了报道;国际著名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评价“宝供”为中国领先的物流公司;国际著名投资公司摩根斯坦利评价“宝供”为中国最有价值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曾充分肯定宝供集团在中国发展第三方物流中的作用和贡献;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也评价“宝供”是中国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2002年3月,由于宝供在中国物流行业的杰出业绩,刘武先生应美国伯克立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的邀请,作为该大学邀请的唯一一位中国企业家,在其主办的汇聚了世界著名企业领导人、权威学者的全球经济发展研讨会上发表了演讲,使中国的物流事业在向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迈进了一大步。
除此之外,刘武先生还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1997年率先在国内发起举办每年一届的“物流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宣传和推广物流理念,至2004年,该研讨会已举办到第八届,每届都有相关物流发展的新内容及新思路,获得各方好评;1999年,捐资兴建了汕头市塘西学校运光礼堂,之后几年,在教育方面的捐资合计将近200万;2000年,发起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公益性的“宝供物流奖励基金”,每年斥资100万元人民币表彰奖励在物流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士;2001年,“宝供”被广州赛区组委会、广州市文明办、市团委表彰为“情满九运”系列活动特别贡献单位。此外,刘武先生还先后多次参加省市各级政府组织的社会扶贫活动。这一系列举措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宝供物流技术的革命
翻开广东任何一家企业的财务报表,都可以看出这家企业经营中几乎每一项活动都和物流分不开,因而每一个物流的决策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利润率,现金流量乃至企业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实际上,利润的获得除了靠销售产品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节约在产品销售之前的流动费用,后者甚至可以与前者在利益上等量齐观。
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和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库存信息的高度透明和供应链上企业间的高度协作,最终直接产生对财务业绩的改善。而传统意义上的储运和物流等无法解决这些企业产品的合理、有效的流动。因为,这除了管理和技术,还需要对地理知识、甚至是风土人情有深入的了解,这就是现代技术给物流带来的魅力和特色……
20万元起步
"因为宝供是民营企业,所以,当时我不敢要太多投资,起步时才投入20万元人民币,10万用于请软件公司编程,5万用来购买路由器,宝供信息化就这样一步一步做起来的"。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供)创建于1994年,总部设于广州,1999年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物流名称注册的企业集团。宝供的前身是广州的一家铁路货物转运站,创立初期规模很小,仓库和车队都是租的,但由于经营灵活,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宝洁公司将业务交给这家小小的铁路货物转运站去做。
自此,宝供的业务环境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业务量的剧增,原有的手工操作无法支持庞大的业务数据,工作效率变得越来越低;随着分公司的成立,如何以较低的成本保持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与传统客户相比,现代客户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提供安全、准确、及时、可靠的物流服务,而且还要求提供及时准确的货运信息……。这些问题无不困扰着这家小小的物流公司。
"与宝洁这样一个国际性大公司合作,我们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总裁刘武坦言到。从多方面来看,宝供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数据信息处理问题。他认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当时宝供信息化程度太低,没有专门的IT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IT规划,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发展严重脱节。所以,此时的宝供急需一名能够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全面信息技术支持的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及Internet应用专家唐友三的加盟,帮宝供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
1997年,唐友三刚刚加盟宝供的时候,宝供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计算机室"和十几台计算机,并组建了一个基于DOS平台的网络,但是计算机只是完成一些简单的货单录入工作,数据信息仍然通过纸质传真或人工传达的方式进行。公司的IT人员只是负责日常的软硬件维护。
经过多方考查,唐友三决定要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来解决宝供的信息瓶颈问题。
考虑到公司的资金情况、业务需要以及员工的素质,唐友三没有采取面面俱到、撒胡椒面的方式,而是有步骤地推进宝供的信息化建设。
"因为宝供是民营企业,所以,当时我不敢要太多投资,处处精打细算,起步时才投入20万元人民币,10万用于请软件公司编程,5万用来购买路由器,宝供信息化就这样一步一步做起来的。"回忆起宝供技术革命起步之时,唐友三非常感慨。
多变的头衔
"在1997年刚进宝供时,我担任的是宝供技术顾问一职,后来为了能和管理层同坐一桌讨论管理等问题,就被提升为电脑部主任,随着技术革新对宝供的推动,我再从技术中心主任升为了信息技术部总监,也就是现在公司的CIO"。
唐友三,1964年武汉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从1964年至1997年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计算中心、信通集团等单位任助理研究员、高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职,规划、设计、开发过十几个部级MIS及OA系统,具有三十多年计算机系统设计及网络设计经验。1996年主持珠海首届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Web建设,开创Airshow站点的先例,受到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关注,是中国物流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先进者。
谈到刘武和唐友三的合作,其中很有一些传奇色彩。宝供公司在如何建设信息化上遇到了难题,刘急需一位能人相助。而熟知信息系统建设理论的唐友三,却从没在企业中实践过。对他而言,实施多年的研究结晶是他所期待的。刘武抛出橄榄枝以后,唐友三三下广州亲自体验宝供的工作氛围,然后才加盟这家小型民营企业。回头看来,颇有些三国时期诸葛亮出茅庐的味道。
加盟宝供后,在做CIO之前,唐友三的头衔几经变化:在1997年刚进宝供时,担任的是宝供技术顾问一职,后来为了能和管理层同坐一桌讨论管理等问题,就被提升为电脑部主任,随着技术革新对宝供的推动,再从技术中心主任升为了信息技术部总监,也就是现在的公司CIO。
由准CIO向真正CIO,六年中多变的名片记录下这个过程,也标志着CIO在一个企业中逐渐从后台走向前台,更多地参与公司的战略规划与设计的地位变化。"CIO的职能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拓展,而不断蜕变,CIO必定要参与到企业战略管理中来。"对此,唐友三有着深刻的看法。
三种模式互动
"一是请专业的信息技术公司结合企业情况开发专用系统;二是利用企业自身技术实力开发系统;三是买入已经成熟的物流配套系统。这三种模式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各自缺点,企业要在最适当的时候选择最适当的方式。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的企业。"
与原来政府机关单纯研发不同,作为民企的宝供,面临着财力、人力等实际困难。对此,唐友三试尽了各种办法。
企业引入信息系统时,一般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请专业的信息技术公司结合企业情况开发专用系统;二是利用企业自身技术实力开发系统;三是买入已经成熟的物流配套系统。唐友三认为,这三种模式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各自缺点,企业要在最适当的时候选择最适当的方式。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的企业。
根据宝供自身的情况,唐友三选择了一种具有宝供特色的混合模式。1997年,宝供在开始信息化改造时,由于当时企业的技术力量不足,最初的系统,是邀请一家专业的物流信息技术企业来帮助开发的。当时互联网技术刚刚引入国内,对互联网了解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在网络搭建方面一开始接受的是外边的力量。1998年以后,宝供的技术人员在运作中水平逐步上了台阶,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在最早的系统中逐步加入数据接口、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模块,使宝供的系统得到逐步完善,包括运输仓储、客户化查询、报表等软件也是他们自己逐年充实进去的。
据了解,从1997年起,宝供迄今总计投资不超过1000万元,每年的几十万元IT投资都集中围绕在某一个主题应用上。
1997年,宝供开发互联网应用以取代电话、传真;1998年开始把数据和客户共享,尝试提供基于IT的增值服务;1999年实现对客户的核算结算一体化,IT对于降低成本的价值初现;2000年开始和客户实现数字对接;2001年又采用XML技术加速订单处理;2002年,宝供开始真正推行B2B的电子商务,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
成长三级跳
"1994年到1997年,宝供从一家传统的储运企业变成了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的专业公司;1997年到2000年,宝供逐步变成了一家较为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2000年至今,则是宝供从提供物流专业服务向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转型的阶段。"
2000年,虽然宝供内部系统已经非常完善,但与客户系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对接,客户与宝供之间还是在用传真、Email这种手段来传送数据,安全性、可靠性和速度都得不到保障。EDI是国外企业通常采用的数据交换方式,但因为投入过大、实施复杂,在中国企业推广难度较大。
此时,XDI(跨企业数据交换)技术的成熟为宝供的数据交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XDI是EDI技术的延伸,它基于VPN和XML技术,能够实现多对多的、支持复杂流程的信息交互,用户无需改动自身的信息系统和数据格式,也不用了解合作伙伴系统的具体技术,更没有必要建设专用的网络连接,就可以与业务伙伴进行信息交换和流程整合。
在唐友三的建议下,宝供采用了XDI技术实现了与客户的数据共享,为宝供最终成功运作B2B电子商务提供了保证。
从2003年起,宝供己先后建起苏州宝供物流基地(一期四万平方米己竣工)及广州南岗宝供物流基地。面对大型立体仓库,仅靠自己开发的仓存管理软件就未能满足需要,因此从2002年底,宝供通过招标买入了IBM公司承包的国际上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WMS以及引入专门适合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用的WMS-Exceed3.3。从而使宝供的物流信息系统更能符合现代化物流企业的需求。
谈起宝供的成长过程,刘武把这些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94年到1997年,是宝供从一家传统的储运企业变成了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的专业公司;1997年到2000年,宝供逐步变成了一家较为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2000年至今,则是宝供从提供物流专业服务向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转型的阶段。
"储运--物流--供应链",经过三个阶段的苦心经营,从实际效果来看,宝供的物流信息系统已经是宝供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也成为成为中国物流行业的一个典范。
借着信息革命的动力,宝供就这样进行完成了成长的三级跳。
链接:宝供下一步建设内容
1.建设通用EDI平台,对不同客户文件的不同格式只需简单编辑映射规则便可转换,不需要重新编程;
2.使用EJB规范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各种系统的统一接口,能够整合宝供,客户的不同系统,实现供应链的整合;
3.加强网络管理,建设网络综合管理统一平台,实现系统管理、网管、备份(恢复)、集中管理、集成日志和报告和告警等的综合管理功能;
4.逐步全面采用ERP系统,包括先进的仓储和运输等模块,构造支持决策的全面企业管理解决方案。
宝供信息化年鉴
1.1997年,宝供在国内率先建成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使总部、分公司及四十多个运作点实现了内部办公自动化、外部业务运作信息化,并实现了仓储、运输等关键物流信息的网上实时跟踪。
2.1998年,完成关键客户与宝供信息系统的对接工作,客户可以通过宝供信息系统管理和控制不同区域、不同仓库、不同类型、不同产品的库存,制定最佳的营销策略。同时,实现了"客户电子定单、一体化运作"的电子商务初步目标,简化了商务流程,提高了运作效率。
3.1999年,实现了业务运作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系统,有效预测和评估每一笔业务的利润回报率,为市场营销和业务运作提供可靠的数据。
4.2000年,建立基于VPN的XDI电子数据交换平台,采用XML技术进一步提升与客户的电子数据交换水平,实现与客户数据的无缝交换与连接,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物流信息服务。
5.2001年,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
6.2002年~2003年建立基于B2B的电子商务,与客户结成供应链一体化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