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林远凤
她学的是英语专业,为了展现自己的能力,从大学老师毅然转行到货代;她是一个新疆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大西北只身一人来到东南沿海。
朱亚丽,这个不是80后又胜似80后的年轻女性,是深圳市全顺
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虽然公司成立才一年,但谈起货代,谈起创业,朱亚丽却神采奕奕,充满自信。
我的目标是为了创业,
而不是打工
2003年大学毕业后的朱亚丽,本来有着一份很多人都十分羡慕的工作——大学英语老师。这份工作对于在大学时代就已经是优秀学生干部的她,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大概是天生属于豪放派,不喜欢拘束的生活,朱亚丽在一年半后,毅然辞掉了老师的工作,从大学里走了出来。之后她去了上海,凭着英语专业的优势找到了一份做贸易的工作。然而这家公司因为户口的事迟迟不签约,朱亚丽“愤然”离去,2005年又辗转到了深圳。
2007年5月,朱亚丽和两个朋友合伙开了深圳市全顺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回想起一年前的决定,朱亚丽说:“2005年到2007年5月之前,我一直在一家货代公司上班。我之所以有勇气创业,也得益于那两年累积的经验。”
对于这个新疆女孩来说,放弃大学里的好工作,并不是为了看外面的花花世界,而是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只有创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从大学走出来是为了创业,而不是打工。”朱亚丽说。
我相信自己能做好
公司成立初期,人力、财力、物力都很匮乏,或许这是大多数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难题,对于朱亚丽也不是一个小问题。当初南下,朱亚丽没有跟家里要一分钱,白手起家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但是她相信自己有能力,只要能吃苦,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即使是在2008年年初,朋友提出要拆伙的时候,朱亚丽也没有轻易放弃。
“那个时期是最困难的,盈亏全靠自己。压力非常大,甚至掉了很多头发。那种痛就像女人生孩子时的阵痛,很折磨人。”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朱亚丽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最终坚持了下来。
拆伙之前,朱亚丽跟另外两个合伙人分工合作,行政、财务、业务,各司其职。如今,她各方面都要顾及,但业务是她始终抓住不放的重点。“我就是一个超级业务员,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
2007年的深圳,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大大小小3万多家的货代公司,刚成立的全顺要想存活下来,是很艰难的一件事。
“我们是小老板,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朱亚丽说。业务上的事无论轻重,她都亲历亲为,就是为了保障公司有活下去的资本。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因为有英语专业的背景,朱亚丽一直专注于开发海外客户。而这些客户大都是直客,即直接的采购商。左手是船公司,右手是采购商,朱亚丽一直采取这种运作模式,“这样既能替客人节省成本,又可以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比起在几家货代公司周转赚取差价,划算多了。”
然而能够同时取得海外客户和船公司的信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朱亚丽也有自己的秘诀。“做生意就像做人,讲原则讲信用便不会输。小胜靠智,而大胜只能靠德。”她用了一个很风趣的比喻:客户找货代公司,就像女孩子找男朋友,一定要看有没有责任心。朱亚丽一直很严格地要求员工和自己,一定要用诚恳的态度与别人打交道。不管是客户还是船公司,对于她来说都是朋友。出现问题时,为了减少客户的损失,朱亚丽甚至还自己掏钱去弥补。做事规范,做人厚道,这让很多客人都称赞朱亚丽是有德的人。
自强不息
经过一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各方面也在慢慢完善。不巧的是,2008年又出现了货代危机,是业内公认的严冬期。在这次的危机中,死去了一批经不住风雪的企业。朱亚丽却很有自信:“要存活,企业就要有特色,我们不怕考验,只有寒冷的严冬才能显示一个企业的本色。”
在这场优胜劣汰的游戏中,不少企业被淘汰或转型了,而朱亚丽和她的企业坚持了下来。朱亚丽认为,全顺的优势就在于特种柜业务(冷冻柜、开顶柜、开门柜、平板柜等)的操作。尤其是开顶柜和平板柜,内装和捆绑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术,还要有细心周到的服务。
这个做事雷厉风行,被人称作有“欧洲风格”的新疆女孩,也深深知道自己的弱点:“小公司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资金不足和人才匮乏。”但她始终坚信公司能够不断壮大。“发展的道路肯定是曲折的,靠着诚信和高附加值的服务,我们就不怕竞争,一定会有无限的前途。”朱亚丽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