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IBM怎么做生意
作者:佚名
来源:邦捷国际物流 2010-09-11
浏览数:
有业内人士分析,IBM"神秘"的地方就在于理念和商业顾问。但IBM的理念之所以能打动客户,就是因为它全都是来自实践。
深圳的华为公司总部近两年来总是不定期地接待一些拜访者。这些人不是来谈合作或生意的,而是来向华为“取经”的。他们来自长虹、苏宁、工商银行(601398,股吧)等国内知名的大企业,而把他们和华为联系在一起的却是IBM。
用实践营销,拿经验赚钱
阳丹一年前的头衔是长虹的“副总工程师”,现在他的头衔是“项目负责人”。经常和长虹接触的人会发现,长虹内部人员的称谓发生了变化,以前的行政称谓都改成了业务称谓,而这样转变的幕后推手是IBM。
在1997年增长撞到“天花板”之后,为了让长虹既有大企业的规模,又有小企业的灵活,2004年,长虹在当时的新任董事长赵勇的主导下开始了管理变革。IBM给长虹做了两个咨询项目,一个是财务管理咨询,今天长虹的财务管理体系就是在IBM的帮助下建立的;另一个就是尚在进行中的技术创新管理咨询项目,从2006年开始,长虹引入了IBM的管理咨询项目IPD(集成产品开发)。
“IPD给我们带来的是以业务为导向,而不是以行政为导向,这和当时长虹"行政决定一切、行政指导业务"是完全不同的。”负责长虹IPD项目的阳丹说。尽管长虹导入IPD已三年,但IBM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进行整个技术决策”的体系带给长虹的影响已经很明显了。
“说实话,当初我们并不知道IBM会做成什么样子。以前IBM的案例多数是在IT行业,如IBM自己、华为和联想,而IT和家电还是有行业差异的。”阳丹说。但是长虹还是满怀信心地选择了IBM,因为考虑到已经有现成的成功案例摆在眼前。
IPD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最先将IPD付诸实践的是IBM自己。上个世纪90年代初,郭士纳操刀让技术强大但缺乏章法的IBM导入IPD管理文化,成功地推动了IBM从技术向市场转化的商业路径。
华为导入IBM的IPD项目也始于华为总裁任正非1997年的IBM美国总部之行。IPD在IBM这个巨人身上的商业实验,让任正非怦然心动,一年后,任正非用“削足适履”的强硬方式推行IPD。5年之后,IPD的理念融入华为人的血液,让市场成为华为技术的指针。
事实上,IBM任何一个新理念和服务的提出,都经历了自身的先行实践。在2002年推出“随需应变(OnDemand)”战略的前后,IBM对自身业务进行了转型——从出售硬盘业务、对芯片部门进行精简,到收购普道永华咨询以及多家软件公司,还包括出售PC业务给了联想,这一切都是IBM为了实现“随需应变”战略而对自身进行的“应变”转型。
2006年6月,沉默寡言、很少公开讲话的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公开宣称:忘掉跨国公司,“全球整合”现在是大型企业的出路。IBM也率先按照这个方向开始整合,以期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例如把人力资源中心搬到菲律宾,将财务、会计中心设在马来西亚,采购中心从纽约搬到了深圳。
“IBM谋求整合先进的技术与自己的业务,这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是为了创新和增长。”IBM大中华区CEO钱大群表示。就在IBM实行GIE(全球整合企业)转型的同时,IBM也开始把在全球整合型企业中的最佳实践以及在咨询、技术、执行能力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提出GIE理念,并向其他企业推荐。对于这个很新的词汇“GIE”,IBM全球业务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总经理黎俊伟表示:“不要在乎这个名称是不是叫GIE,实际上GIE就意味着一种变革的途径。”
有业内人士分析,IBM“神秘”的地方就在于理念和商业顾问。但IBM的理念之所以能打动客户,就是因为它全都是来自实践。“IBM由一家硬件公司转型为服务公司,这个实践的过程中,它把内部每个管理过程拿出来做服务。”阳丹说。
钱大群表示,IBM整合技术和业务流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是为了创新和持续增长。
既“诊断”又“操刀”
“我们不是去派人讲故事,而是去指导客户实践和分享。”IBM全球业务咨询服务部合伙人、战略与变革中国区负责人徐永华不认为IBM在搞概念营销,他更认同IBM是虚实相结合的公司。
徐永华是从原普华永道加入到IBM的,他感觉前后的变化很明显:以前普华永道时,缺乏足够的业务专家,对实施关注不多,而整合进入IBM后,定位在帮助企业转型,更在意项目怎么实施、实施能否成功,建立很多实施方面的能力。
“IBM的咨询能力、实施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是企业客户看重的。”长虹技术管理咨询项目负责人阳丹说,这也是长虹在几家咨询公司中选择IBM的原因。而且,其他咨询公司多是做两到三周的辅导就撤人了,而IBM的实施和解决方案时间是其他咨询机构的一倍以上。
“重要的不在于抛一个什么样的方案,而是落实下去。我们不仅需要药方,更需要把病治好。”阳丹说。
长虹在实施IPD项目的过程中,内部经历了很多痛苦,比如员工以前养成了按行政命令去做事的习惯,而要由“长官决定一切”变为围绕市场做决策,谈何容易。“这过程中,有很多波折,一是内部有人不理解,二是理解了却难执行。”阳丹说。这个过程中,IBM人员每天都会和长虹相关人员在一起开很多会,有培训、有宣导、有作业,然后IBM咨询人员评价作业的成果,最后把它固定下来。据阳丹介绍,在推行IPD模式过程中,IBM给长虹做了大量的培训,一是IPD本身流程方面的培训;二是分享IBM自己的案例和其他客户的案例,长虹也多次去华为访问交流。
长虹集团常务董事巫英坚认为,咨询要变成成果,需要企业坚持不懈,而这种坚持不懈离不开咨询人员和企业良好的互动和及时调整。“在项目刚开始的几个月推行非常困难,IBM咨询师曾经和我们进行了一次长谈,从当天的下午开始谈到晚上八九点,大家都不吃饭,不上厕所,最后产生了两个关键的模块,这两个模块对后来的战略和执行两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件事带给巫英坚最大的感受是,长虹和IBM合作过程中基于的已经不是商业上的关系而是一种伙伴的关系。
IBM咨询人员更多还是在进行一些教育工作,加入到客户的团队中去,帮助客户建设起自己的能力。如IBM会安排一些非常资深的咨询师,让他们到客户的当地机构担当管理角色,帮助客户建立团队。当地团队建立起来以后,客户再把工作接手过去。还有的客户要和IBM分享服务运营的经验,IBM就把他请到IBM公司,让他亲自体验IBM是如何做服务运营的,同时,IBM公司负责服务运营的主管也会到客户公司去,指导客户如何做服务运营。
IBM在每次给企业谈项目和做业务的时候,不但有IBM咨询人员在场,还有IBM公司内部来自不同部门的员工在场,比如财务部门、人力部门、供应链部门有自己转型的经验,可以供客户借鉴和分享。
在苏宁与IBM的合作项目中,从当初的信息化开始到管控和整个财务系统,都有过一系列转型的艰辛经历。苏宁选择IBM,也是看重IBM各方面的业务经验——怎样管理一个集团化的公司,怎样管财务、培养领导,这些都可以供苏宁参考。苏宁总裁孙为民说,苏宁现在和IBM的合作是以管理咨询为核心的全方位合作,除了流程优化以外,关键是在一些模式上的创新,比如采购、服务、人力资源、物流、财务等的优化过程,都是基于统一平台上的各个部门、各个系统分别去推进,“在这过程中,IBM可以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来抽调它的顾问队伍。”
“现在很多客户专注核心业务,更倾向于找一家服务商解决所有问题,而不是卖一个个单一的产品。”而这正是IBM的优势。IBM是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能帮助客户解决可能是管理问题、业务问题、IT问题。“一些客户希望我们帮他做项目规划,一些客户要把市场导向变成客户导向,最多的是财务管理......很多项目我们是做完以后再做IT、信息化方面的事。”IBM的一个相关负责人说。
“套牢”客户
IBM和很多企业的合作都不是“一次性买卖”。
苏宁与IBM的合作,先是2005年的ERP实施项目,2007年签署的合作则是在管理咨询基础上的全方位合作。长虹和IBM的合作始于2004年的财务管理咨询,2006年又开始了管理咨询上的合作。记者了解到,长虹不久将会和IBM建立更全面的合作关系。据IBM相关人士透露,已经和IBM建立伙伴关系10年之久的华为,和IBM的合作又向前跨出一大步,IBM在帮助华为建成一家“全球整合企业”——变成一个真正全球一体的财务管理系统、人事制度,一起重新设计规划流程。
IBMCEO彭明盛今年2月份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采访,在谈到如何在亚洲新兴市场开展业务时说过一段话:“要及早进入市场并建立好关系。当他们急需寻找合作伙伴时,你应该雪中送炭。因为当情况变得越来越好时,所有人都会蜂拥而至。”这番话其实很好地解释了IBM能够套牢客户的原因。
在每接触一个项目或进入一个市场的时候,IBM的做法通常是进行先期培育而不是直接就去“摘果子”,这也是IBM能从“一次战役”赢得“整场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去年9月份,IBM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合作建立了“医疗共同体”的合作项目。这还是一个探索性的项目,但是IBM大中华区CEO钱大群却亲自主导。
据人民医院CIO刘帆介绍,该项目启动前有几家企业谈合作,但IBM更为积极主动,并做了很多投入,从内部拉来很多资源,其中不少是国外医疗方面的专家,还有IBM的咨询团队和实施团队,所以双方合作一拍即合。在目前为止双方基本上是不谈商务的合作关系,但刘帆认为下一步商业上的合作肯定会有的,“这是持续的合作而不是单笔的生意。这个项目也不仅是IT项目,还有具体实施和咨询。”
如果你听过钱大群对医疗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刻见解,就知道人民医院的项目决不是盲目的投入,而是基于对政策的研究,对经济大势的判断。IBM看中这个项目并先期进行投入,是因为看到政府对“看病难、看病贵”这个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视,希望能够搭乘“政策顺风车”,为以后的“滚滚财源”做好铺垫。
被世界银行聘为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不久前和钱大群交流时谈到:“2002年的时候只有11家中国企业进入《财富》的世界500强,去年有22家进入,可能2030年会有100多家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中国企业这样的成长势头让钱大群很兴奋:IBM能否帮助未来的100家“世界500强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IBM能否在这未来的100家“世界500强企业”现在还很小的时候,就帮助它做大做强,使得将来他们成为100强的时候,更愿意和IBM做生意?